梦窗词校勘、词学师承与晚清民初词学思潮的演变
陈雪军
摘 要: 晚清民初,王鹏运、郑文焯、朱祖谋、况周颐等晚清四大家及其弟子们潜心校勘梦窗词,形成了一股校勘梦窗词的热潮,并因此引发词坛的梦窗热。他们师友相承,前后相继,无不宗尚梦窗词风,由此开启了一代词学宗尚之风。朱彊村推崇梦窗,至《宋词三百首》的出版问世而达到了鼎盛。晚清民初学梦窗词蔚然成风,梦窗也因此获得了至为尊荣的地位。这是词学史上最后一次大规模的思潮演变,其中共同校勘梦窗词集和词学师承起了十分关键的作用。
关键词: 吴文英;《梦窗词》; 校勘; 词学思潮
明末清初以来,词学中兴,词学流派风起云涌。其中随着每次词学风尚变化,往往就会有一位或数位唐宋词人成为崇尚的对象,成为引领词学风尚的旗帜,如阳羡词派之崇尚辛弃疾,浙西词派之崇尚姜夔,常州词派之崇尚周邦彦,莫不如此。而到了晚清民初,王鹏运、郑文悼、朱祖谋、况周颐等晚清四大家及其弟子们潜心梦窗词的校勘、研究,形成了一股校勘梦窗词的热潮,并试图“以梦窗词转移一代风会”(施蛰存357),改变词坛的风气。一时间,梦窗词风成为议论最多的话题,吴文英成为最受尊崇的典范。这是词学史上最后一次大规模的思潮演变,而其中王鹏运、朱祖谋、郑文悼、况周颐等晚清四大词人之间亦师亦友的词学传承以及共同校勘梦窗词集起了十分关键的作用。
一、梦窗词校勘引发晚清
民初词坛梦窗热周密《草窗词》卷上有一首《医漏迟.题吴梦窗〈霜花腴词集〉》,这是现有关于梦窗词集的最早记录,《霜花腴词集》可能是梦窗最早的词集,惜今不传。现今所知梦窗词最早的刻本是毛晋的汲古阁六十家词本,共存词 347 阕,之后清杜文澜重较梦窗词。然两家刻本错误较多,毛氏误在失校,杜氏误在妄校。至晚清民初,几代学者潜心梦窗词的校勘、研究,形成了一股校勘梦窗词的热潮,进而推动词学风尚的演变。从清光绪二十五年( 1899 年) 到民国二十一年( 1932 年) ,历时 30多年。其中重要的校勘、刊行的版本有:
1. 四印斋刊本《梦窗词》( 1899 年刊行,王鹏运与朱祖谋联合校勘) ;
2.无著庵刊本《梦窗词》( 1908 年刊行,朱祖谋增补校记、笺释的再校本) ;
3.《彊村丛书》本《梦窗词》( 1913 年刻印,朱祖谋据嘉兴张氏涵芬楼藏明代张廷璋抄本校勘的三校本) ;
4.《彊村遗书》本《梦窗词》( 1933 年刊行,三校本后,朱祖谋继续校订《梦窗词》,1931 年朱祖谋逝世后,由其弟子龙榆生于 1933 年刊行)
5.郑文焯校《杜刻梦窗词》本;
6.郑校《嘉业堂藏手稿》本;
7.郑著《梦窗词校议》;
8.郑著《手批梦窗词》;
9.张寿镛《四明丛书》本《梦窗词》。
其中尤以朱祖谋用力最勤,校勘最为精审,其梦窗词校勘至十数遍,前后历二十余年。光绪二十二年( 1896 年) ,朱祖谋来到京城,开始跟着王鹏运学填词,后参加了王氏主持的咫村词社。光绪二十五年( 1899 年) ,王氏邀约朱祖谋共同校勘《梦窗词甲乙丙丁稿》,即为四印斋刊本 ( 1899年) ,后于光绪三十四年( 1908 年) 扬州重刊,此为朱氏一校《梦窗词》。此后,朱氏意犹未尽,遂谨守半塘校勘五例,于 1908 年再次校勘《梦窗词》,其成果即为无著庵本,此为朱氏二校《梦窗词》。民国二年( 1913 年) ,朱氏从嘉兴张氏涵芬楼借得明万历太原张廷璋家藏旧钞本《梦窗词集》,钩稽异同,勘正毛本讹误,是为三校《梦窗词》,并将所校词集刻入《彊村丛书》,录词 256 阕,又从汲古阁本《梦窗四稿》等词籍录吴词 84 首,编为《补遗》一卷。别撰《梦窗词集小笺》附于卷后。朱氏去世后,其四校定本,由弟子龙榆生编入《彊村遗书》,民国二十二年( 1933 年) 刊刻而成。龙榆生对于其师校勘梦窗词的贡献,在其《晚近词风之转变》一文中给予了很高的评价: “梦窗沉埋六七百年,自止庵表而出之,始为世重。既经半塘之校勘,先生复萃精力于此,再三覆校,勒为定本。由是梦窗一集,几为词家之玉律金科,一若非浸淫其中,不足与于倚声之列焉”( 381) 。
朱氏之后,于梦窗词校勘用力最深,成就卓著的是郑文焯。光绪三年( 1877 年) ,郑文焯在京城任内阁中书,后因七次会试不中,遂绝意进取。旅居苏州,潜心词学研究,与王鹏运、朱祖谋词学过从颇密,切磋词艺,词籍校勘成了他们的共同爱好。郑文焯研治梦窗词十余年,堪称竭尽心力。今存杭州大学的郑文焯《手批梦窗词》“历时十余年,题识几遍”,他所手校的梦窗词,有杜文澜刻本《梦窗词》校本以及嘉业堂藏手稿本《梦窗词》。《梦窗词校议》和《郑文焯手批梦窗词》是其校勘梦窗词最重要的成果,吴熊和先生在《郑文焯手批梦窗词》中称赞说: “郑文焯一生校勘梦窗词的心血,可谓尽萃于此了”( 300) 。
集晚清诸家校勘梦窗词大成的是张寿镛。民国二十一年( 1932 年) ,张寿镛编刻《四明丛书》,第一集为《梦窗甲乙丙丁稿》,他吸纳王、朱、郑等人的梦窗词校勘成果,并将私家收藏明朱存理《铁网珊瑚》所载“文英新词稿”16 阕,附刊于后。《四明丛书》本《梦窗甲乙丙丁稿》收录了朱祖谋所撰《梦窗词校勘记》《梦窗词集小笺》; 郑文焯所撰《梦窗词校议》上下二卷,张寿镛撰《补校梦窗新词稿》一卷,另有《四库全书》所载梦窗稿四卷补遗一卷提要,张寿镛序,诸刻序跋( 毛晋、杜文澜、刘毓崧、王鹏运《梦窗甲乙丙丁稿述例》、朱祖谋、王鹏运、张尔田) ,《鄞县志》所载吴文英传,张寿镛撰《新刻梦窗词稿凡例》,可谓是梦窗词校勘中的集大成之作。
除了校勘,梦窗词笺注在这一时期也取得了丰硕的成果。朱祖谋、夏承焘、杨铁夫在不同时期,对梦窗词进行校笺,分析、揭示梦窗词的脉络,一一指示梦窗词的凝炼处、细微处、曲折处、深刻处,为读者读懂梦窗词揭示了门径。朱祖谋于《梦窗词集补》后作《梦窗词集小笺》,对 93 首梦窗词进行笺释。之后夏承焘作《梦窗词集后笺》,精选 50 首梦窗词,详细考证了词作年代以及词作中所涉人事、名物等。陈洵的《海绡说词》甚至专门开辟梦窗专卷,精心选择 70 首梦窗词,既有细致的校勘、考辨,也有独特、精彩的艺术分析。总之,在校勘梦窗词的过程中,校勘者不断对梦窗词的本事、名物进行笺注、考释、解读,为读者读懂梦窗词提供了便利。
【获取全文】《文艺理论研究》2015 年第 5 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