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号
|
题名
|
责任者
|
出版信息
|
索书号
|
1
|
文心雕龍這本書:文论及其时代
|
邵耀成著
|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14
|
I206.2/1130
|
2
|
草木缘情:中国古典文学中的植物世界
|
潘富俊著
|
商务印书馆 2015
|
I206.2/1129
|
3
|
唐人编选诗文总集研究
|
卢燕新著
|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14
|
I206.2/1128
|
4
|
重修增订文心雕龙研究.增订3版
|
王更生著
|
文史哲出版社 中華民国七十八年
|
I206.2/1099=2
|
5
|
文心雕龍新論
|
王更生著
|
文史哲出版社 民國80 [1991]
|
I206.2/1099
|
6
|
陈辽文存.第十二卷
|
陈辽,
|
香港银河出版社 2014
|
I206.2/159:12
|
7
|
柳宗元研究:2006-2014
|
王晚霞主编
|
湖南人民出版社 2014
|
I206.2/1127
|
8
|
古诗文杂评
|
丁身伟著
|
暨南大学出版社 2014
|
I206.2/1126
|
9
|
曾國藩輯評昭明文選.影印本
|
(清) 曾國藩輯評
|
國家圖書館出版社 2014
|
I206.2/1125
|
10
|
唐代文学时空研究
|
赵志强著
|
浙江工商大学出版社 2013
|
I206.2/1124
|
11
|
薪火学刊.第一卷
|
薪火学刊编辑部编
|
复旦大学出版社 2014
|
I206.2/1123:1
|
12
|
儒學視野中的《文心雕龍》
|
戚良德主編
|
上海古籍出版社 2014
|
I206.2/1122
|
13
|
清代《文選》學研究
|
王小婷著
|
上海古籍出版社 2014
|
I206.2/1121
|
14
|
王融與永明時代:南朝貴族及貴族文學的個案研究:a study of aristocracy and aristocratic literature of th
|
林曉光著
|
上海古籍出版社 2014
|
I206.2/1120
|
15
|
陈辽文存.第11卷
|
陈辽,
|
香港银河出版社 1998-2012
|
I206.2/159:11
|
16
|
中国文学名篇鉴赏.文卷
|
萧涤非, 刘乃昌主编
|
山东大学出版社 2007
|
I206.2/992
|
17
|
中国文学名篇鉴赏.词赋卷
|
萧涤非, 刘乃昌主编
|
山东大学出版社 2007
|
I206.2/991
|
18
|
中国文学名篇鉴赏.诗卷
|
萧涤非, 刘乃昌主编
|
山东大学出版社 2007
|
I206.2/993
|
19
|
文赋集釋
|
陸機著
|
人民文學出版社 2002
|
I206.2/970
|
20
|
龍淵述學
|
鄭騫著
|
大安出版社 1992
|
I206.2/961
|
21
|
文心雕龙译注
|
(南朝) 刘勰著
|
齐鲁书社 2009
|
I206.2/985
|
22
|
视角与方法:复旦大学第三届中国文论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
|
黄霖, 周兴陆主编
|
凤凰出版社 2013
|
I206.2/990
|
23
|
朱熹文学思想研究
|
李士金著
|
人民文学出版社 2013
|
I206.2/969
|
24
|
中国古代文体形态研究.第3版
|
吴承学著
|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13
|
I206.2/997
|
25
|
古代文学理论研究.第三十六辑,中国文论与名家典范
|
胡晓明主编
|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3
|
I206.2/260:36
|
26
|
文选编译与经典重构:宇文所安的《诺顿中国文选》研究:a study on an anthology of Chinese literature, beg
|
陈橙著
|
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12
|
I206.2/987
|
27
|
前后蜀文学研究
|
张海著
|
上海古籍出版社 2013
|
I206.2/1038
|
28
|
传统文学理论的多维拓展
|
杨再喜, 赵洪涛著
|
中南大学出版社 2013
|
I206.2/1057
|
29
|
吴文治文存
|
吴文治著
|
凤凰出版社 2013
|
I206.2/1022
|
30
|
历史变革时期的文体演进:先秦两汉魏晋南北朝文体流变
|
于景祥著
|
文化艺术出版社 2013
|
I206.2/1056
|
31
|
古代文学散论
|
赵晖, 宫淑芝, 石滴水著
|
山东大学出版社 2013.08
|
I206.2/989
|
32
|
中国古代文论教程.第2版
|
李壮鹰, 李春青主编
|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13.02
|
I206.2/988
|
33
|
诗性之美
|
簡墨著
|
济南出版社 2013
|
I206.2/1001
|
34
|
西方互文性理论对中国的影响
|
赵渭绒著
|
巴蜀书社 2012
|
I206.2/1063
|
35
|
文心雕龙译注
|
陈志平译注
|
上海三联书店 2014
|
I206.2/1005
|
36
|
明清文学与文献.第二辑
|
杜桂萍主编
|
黑龙江大学出版社 2013
|
I206.2/959:2
|
37
|
《文心雕龙》义疏
|
吴林伯著
|
武汉大学出版社 2013
|
I206.2/228=2
|
38
|
楚汉浪漫主义文学发展史:战国秦汉浪漫文学经典文本研究
|
李立著
|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13.09
|
I206.2/1017
|
39
|
宋代文学四大家研究
|
欧明俊著
|
人民出版社 2013.10
|
I206.2/1016
|
40
|
跨越闺门:明清女性作家论
|
(加) 方秀洁, (美) 魏爱莲编
|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14
|
I206.2/1004
|
41
|
古代人文思潮与知音论的审美生成
|
杨明刚著
|
上海人民出版社 2013
|
I206.2/995
|
42
|
朝歌集
|
张晖著
|
浙江大学出版社 2014
|
I206.2/994
|
43
|
文心雕龍.影印本
|
(南朝·梁) 劉勰著
|
廣陵書社 2004
|
I206.2/1013
|
44
|
清代文選學名著集成.影印本
|
許逸民主編
|
廣陵書社 2013
|
I206.2/1011
|
45
|
崔致遠思想和作品研究
|
方曉偉著
|
廣陵書社 2007
|
I206.2/1012
|
46
|
裸学存稿:王齐州自选集
|
王齐洲著
|
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3
|
I206.2/1002
|
47
|
先秦的文献、文学与文化:高华平自选集
|
高华平著
|
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2
|
I206.2/1003
|
48
|
沈从文读书与做人
|
沈从文著
|
国际文化出版公司 2013
|
I206.2/1008
|
49
|
批评文体论纲
|
李建中, 李小兰著
|
武汉大学出版社 2013
|
I206.2/1010
|
50
|
技术与诗:中国古人在世维度的天堂性与泥泞性
|
刘朝谦著
|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13
|
I206.2/1035
|
51
|
陆游集
|
蒋凡, 白振奎编选
|
凤凰出版社 2014
|
I206.2/1058
|
52
|
苏轼集
|
陶文鹏, 郑园编选
|
凤凰出版社 2014
|
I206.2/1059
|
53
|
中古文学史论.第4版
|
王瑶著
|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14
|
I206.2/103=2
|
54
|
中国古代文学大辞典
|
编著刘兰英 ... [等]
|
广东教育出版社 2012
|
I206.2-61/20
|
55
|
中国古代文学在欧洲
|
徐志啸主编
|
河北教育出版社 2013
|
I206.2/1060
|
56
|
西方文化背景下中国古典文学翻译研究
|
李美著
|
世界图书出版公司 2014
|
I206.2/1061
|
57
|
先秦两汉文学的多维研究
|
廖群著
|
山东大学出版社 2013
|
I206.2/1039
|
58
|
带你读古书
|
钟叔河
|
湖南美术出版社 2014
|
I206.2/1034
|
59
|
《艺苑卮言》研究
|
李燕青著
|
中国文史出版社 2013
|
I206.2/1033
|
60
|
中國文學概論講話
|
(日本) 鹽谷溫著
|
開明書店 民國18年 [1929]
|
I206.2/21N
|
61
|
中国文学的本源
|
王更生著
|
台湾学生书局 民国77[1988]
|
I206.2/23N
|
62
|
文学批评论集
|
张健著
|
台湾学生书局 1985
|
I206.2/17N
|
63
|
古典文学散论
|
王熙元著
|
台湾学生书局 1987
|
I206.2/18N
|
64
|
文气论研究
|
朱荣智著
|
台湾学生书局 [1986](中华民国七十
|
I206.2/19N
|
65
|
归属论:中国古代文人归属意识及作品归属主题研究
|
任庆文著
|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13.10
|
I206.2/1047
|
66
|
明代文学还原研究:以《四库总目》明人别集提要为中心
|
何宗美, 刘敬著
|
人民出版社 2014.01
|
I206.2/1049
|
67
|
中国早期文学社会边缘角色研究
|
郑瑞侠著
|
江西人民出版社 2013
|
I206.2/1070
|
68
|
冯梦龙文学研究
|
傅承洲著
|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13.08
|
I206.2/1048
|
69
|
李贺集
|
吴企明编选
|
凤凰出版社 2014
|
I206.2/1069
|
70
|
王安石集
|
王兆鹏, 黄崇浩编选
|
凤凰出版社 2014
|
I206.2/1073
|
71
|
柳永集
|
王星琦编选
|
凤凰出版社 2014
|
I206.2/1075
|
72
|
中国“中世纪”的终结:中唐文学文化论集:essays in Mid-Tang literary culture
|
(美) 宇文所安著
|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2014
|
I206.2/440=2
|
73
|
追忆:中国古典文学中的往事再现:the experience of the past in classical Chinese literature
|
(美) 宇文所安著
|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2014
|
I206.2/756=2
|
74
|
他山的石头记:宇文所安自选集:stephen owen's selected essays.第2版
|
(美) 宇文所安著
|
江苏人民出版社 2006
|
I206.2/304=2
|
75
|
曹植文学研究
|
邢培顺著
|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14
|
I206.2/1055
|
76
|
多维视野中的文心雕龙兼与文赋、诗品比较
|
陈迪泳著
|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14
|
I206.2/1054
|
77
|
漢唐文學的歷史文化考察
|
陳偉強著
|
鳳凰出版社 2014
|
I206.2/1087
|
78
|
第三届魏晋南北朝文学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
|
东海大学中国文学系编
|
文史哲出版社 民国87[1998]
|
I206.2/1091
|
79
|
遨遊在中古文化的場域:六朝唐宋學術研討會論文集
|
臺灣大學学中文系,成功大學中文系「六朝唐宋學術研討會」編輯小組編輯
|
里仁書局 民國九十三年 [2004]
|
I206.2/1098
|
80
|
半室斋文学论稿
|
丁福林著
|
凤凰出版社 2014
|
I206.2/1082
|
81
|
唐代文學隅論
|
趙睿才著
|
上海古籍出版社 2014
|
I206.2/1083
|
82
|
边际文化影响下的海州叙事文学
|
李传江著
|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14
|
I206.2/1086
|
83
|
中古文学的地理意象
|
张伟然著
|
中华书局 2014
|
I206.2/1085
|
84
|
社会 地域 家族:清代常州古文与骈文研究
|
路海洋著
|
凤凰出版社 2014
|
I206.2/1081
|
85
|
刘禹锡集
|
吴在庆编选
|
凤凰出版社 2014
|
I206.2/1084
|
86
|
中国文学中所表现的自然与自然观:以魏晋南北朝文学为中心.第2版
|
(日) 小尾郊一著
|
上海古籍出版社 2014
|
I206.2/1080
|
87
|
情越千年:中国古典文学简评
|
欧阳婧祎著
|
海天出版社 2015
|
I206.2/1115
|
88
|
明清文学与文献.第三辑
|
杜桂萍主编
|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14
|
I206.2/959:3
|
89
|
中国文学的抒情传统:陈世骧古典文学论集
|
陈世骧著
|
三联书店 2015
|
I206.2/1118
|
90
|
中国古代诗歌与戏剧互为体用研究
|
吴晟著
|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14.12
|
I206.2/1101
|
91
|
古代文学经典读本
|
李庆西编著
|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15.01
|
I206.2/1106
|
92
|
中国古代文论新体系教程.第2版
|
孙秋克主编
|
浙江大学出版社 2014
|
I206.2/1089
|
93
|
文心集
|
冯其庸著
|
青岛出版社 2014
|
I206.2/1119
|
94
|
辽金元文学研究论丛
|
高人雄主编
|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14.07
|
I206.2/1107
|
95
|
中州士人与东汉文学嬗变
|
刘德杰著
|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14.06
|
I206.2/1105
|
96
|
玉山雅集与文士独立品格之形成:金元文士雅集的典型解析
|
牛贵琥著
|
人民出版社 2014
|
I206.2/1108
|
97
|
宋金遗民文学研究
|
陶然等著
|
浙江大学出版社 2014
|
I206.2/1110
|
98
|
欧美生态伦理思想与中国传统生态叙事
|
刘卫英, 王立著
|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4
|
I206.2/1109
|
99
|
中西古典语文论衡
|
苏杰
|
浙江大学出版社 2014
|
I206.2/1112
|
100
|
走向经典之路:以中国古典小说为例
|
翁再红著
|
南京大学出版社 2014
|
I206.2/111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