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元视角下的周大新研究 ——周大新文学创作学术研讨会述评
张延文
摘 要:2014年11月30日,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中国现代文学馆、郑州师范学院联合主办了周大新文学创作学术研讨会。白烨、陈福民、李洱、胡平、李国平、梁鸿鹰、高海涛、陈曦、陈晓明、王鸿生、张志忠、梁鸿、程德培、南丁、李佩甫、邵丽、何弘、孙广举、张宇、樊洛平、傅逸尘等30多位来自全国各地的知名专家、学者、作家,以著名豫籍军旅作家、茅盾文学奖获得者周大新的创作与中国当代文学、军事文学的关系为切入点,以文学创作为人民服务的新路径为主要话题,深入研讨,畅所欲言。对周大新的创作,大家不吝美辞,给予了高度评价。围绕叙事学、主题学、美学等方面展开的探讨,均取得了诸多新颖、独特的学术研究成果,这对于周大新研究和当代文学研究均有一定的借鉴意义与推动作用。
关键词:周大新;研讨会;述评;风格
著名作家周大新自 1979 年开始发表作品以来,已有包括小说、诗歌、散文、评论等在内的 600 多万字的文学作品问世。周大新的作品传播广泛,获得过包括茅盾文学奖、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冯牧文学奖等文学大奖。作为军旅作家和中原作家群的代表作家之一,对于周大新作品的评论、研究也成为了当代文学研究中的要点和热点,并且相关工作正处于逐步深化之中。周大新作品研究的类型广泛,数量、质量都很可观。与周大新研究有关的学位申请论文就涵盖了从学士到硕士、博士等各个阶段,可见周大新研究对于当代文学与文化研究的重要性。
2014 年 11 月 30 日,郑州师范学院举行了由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中国现代文学馆、郑州师范学院联合主办,中原作家研究中心承办的周大新文学创作学术研讨会,这次会议是周大新创作的首次专场学术研讨会,来自全国各地的知名专家、学者、作家和评论家汇聚一堂,包括白烨、陈福民、李洱、胡平、李国平、梁鸿鹰、高海涛、陈曦、陈晓明、王鸿生、张志忠、梁鸿、程德培、南丁、李佩甫、邵丽、何弘、孙广举、张宇、樊洛平、傅逸尘等 30 多位与会者,以著名豫籍军旅作家、茅盾文学奖获得者周大新的创作与中国当代文学、军事文学的关系为切入点,以文学创作为人民服务的新路径为主要话题,深入研讨,畅所欲言。对周大新的创作,大家不吝美辞,给予了高度评价。针对本次会议所产生的学术观点和评述,本文拟围绕主题、叙事、作品及作家论等主要方面进行系统总结和论述。
…………………………………………
解放军艺术学院学报(季刊)2015年第2 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