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信息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2015年词学国际学术研讨会”召开

2015年12月28日 00:00  点击:[]

“2015年词学国际学术研讨会”召开

 

“2015年词学国际学术研讨会”于8月21—25日在河南开封召开。会议由中国词学研究会主办,由河南大学文学院承办。来自海内外九十九家高等脘校、科研和出版机构的词学专家约一百六十人参加了本次研讨会。中国词学研究会会长、武汉大学王兆鹏教授致开幕词,强调词学研讨会的宗旨在于,一方面努力为新老学者提供平等交流的平台,另一方面着意为年青学者打造成长的阶梯、创造亮相出彩的机会。南开大学孙克强教授在闭幕式上作大会总结报告,认为本次大会唐宋词的研究出现了一些亮点,甚至有重要的突破;清词研究在趋于成熟的时期,继续完善其体系建构;民国词学研究开始全面升温,预计今后会形成新的学术热潮。会议收到论文145篇。论文选题历史跨度大,涵盖面广,自唐宋至当代的词学问题皆有涉及,其中唐宋词学65篇,金元明词学15篇,清代词学34篇,民国及当代词学26篇,综合研究5篇。唐宋词的研究取代清词研究再度成为热点,显示出词学研究的重心再度向唐宋倾斜。值得注意的是,民国和当代词学的研究成为本次会议的一个亮点,不仅论文数量明显增加,而且研究视野非常开阔,涉及文献纂辑考论、文献价值评估、词学家、词学教育、词学刊物、词学社团活动以及词学现代化等问题。会议论文在研究方法上更加丰富多彩,除了文献考证、理论阐释、史论结合的传统学术手段外,刑侦学现场勘査的方法被用于具体作品的诠释和解读,生态学、民俗学、心理学的一些学术方法也融人
词学问题的研究。这些新的尝试或许还不够成熟,但学术创新的意义值得肯定。正如王兆鹏教授在开幕辞中所言:“我们的学术创新,不止是扩大研究领域,寻找新的研究对象,更应该倡导方法创新、思维创新、观念创新、技术工具创新乃至平台创新。”因此,本次会议论文中这些新的学术研究方法的出现,显示出词学研究领域创新力
和创造力的提升。会议的研讨热点不断,朱惠国(华东师范大学)、陈水云(武汉大学)、曹辛华(南京师范大学)的大会发言都把视角聚焦于民国词学,从刊物研究、教育研究和民国词的整理等角度为词学研究开辟新的疆域;肖鹏(武汉大学)通过现代科技手段还原宋词创作的地理现场,令人耳目一新;王伟勇(台湾成功大学)、华锋(河南大学)、刘勇刚(扬州大学)三大吟诵流派同场竞技,获得与会专家的高度关注和强烈反响。本次会议还举行了第六届“夏承煮词学奖”的颁奖仪式,张宏生(南京大学)等三人获一等奖,孙克强(南开大学)等九人获二等奖。

上一条:平民•复仇•晦涩——中国现代文学关键词三例 下一条:平民•复仇•晦涩——中国现代文学关键词三例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