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快递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快递 >> 正文

大运河文化带建设与区域文献整理研讨会在图书馆举行

2025年04月25日 08:55  点击:[]

4月23日下午,由图书馆与文学院共同主办的大运河文化带建设与区域文献整理研讨会在图书馆特藏室顺利举行。文学院院长助理杜运威主持会议,来自图书馆、文学院、学报、历史文化旅游学院的相关负责人及科研人员出席了会议。

会上,文学院院长许芳红、图书馆馆长尹达分别致辞。许芳红指出,本次研讨会是在2022年教育部《关于加强高校有组织科研 推动高水平自立自强的若干意见》精神的指导下,整合文学、历史学、图书馆学等多学科力量,对我校图书馆所藏珍贵古籍资源进行有组织深度开发、研究的重要举措,将通过有计划的项目申报、深度研究、点校整理三个层次,逐步深入,以期在淮安地方文献研究方面取得更大成绩。

尹达表示,本次研讨会是图书馆联合各部门,促进资源利用、助力教学科研与学科建设的积极探索,希望通过此次研讨会,发挥图书馆馆藏文献资源优势与学校的文史科研人才优势,助力我校大运河文化带建设与区域文献整理研究工作,并在此基础上,结合学校数字人文学科建设需求,探索构建淮安地方古籍文献资源通用大模型。

公共管理学院院长、学报编辑部主任刘晓苏在讲话中表示,学报在现有的西游记文化、淮扬菜文化、大运河文化等专栏的基础上,将开辟淮安地域文献整理与研究专栏,打造成新的亮丽名片,进一步扩大我校学报的综合影响力。

会上,图书馆副馆长陈慧鹏和图书馆副研究馆员侯富芳分别介绍了馆藏陈慎恫捐赠古籍的来龙去脉和部分珍贵馆藏古籍的文献价值及研究现状;历史文化旅游学院教授吴士勇、文学院副教授杜运威分别就图书馆藏地方历史类古籍与地方诗文集类古籍整理与研究价值作了探析。此外,文学院博士张强作《数字时代古籍整理的方法与路径》的讲座。最后与会人员共同翻阅了丁晏、潘德舆、阎若璩、陈慎恫等历史名人的手稿、著作,现场探讨热烈、氛围浓厚。

2012年以来,随着淮安区著名藏书家陈慎侗遗存古籍的陆续入藏,我馆已成为淮安地方文献的收藏重镇。此次研讨会是对我馆所藏珍稀地方文献进行有组织科研的新起点,必将充分推动馆藏文献的利用和研究,也必将使我校大运河文化带建设与区域文献整理研究工作再上新台阶,为学校应用型大学建设做出新贡献。

(记者:侯富芳  摄影:徐含雪 周可欣  审核:陈慧鹏)


下一条:图书馆工会组织教职工赴中国大运河博物馆开展文化研学活动

关闭